随着医院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的程度提高,传统的"人力+提篮+小推车+电梯"的运输模式也正在逐渐被智能化物流系统所取代。
智能化物流中功能强大、颇具代表性的是轨道小车和箱式物流系统,该系统自2012年在中国投入使用以来,凭借其强大的运载效率获得了业内的广泛好评。
然而,不少医院还处于迟疑状态,物流系统的建设需前期一次性投入费用,是否存在风险?是否造成资金浪费?资金问题令这些医院仍在传统的人力运输方式和先进的物流系统之间徘徊。
人力运输的成本看似低,实际不然,并且该成本还是一个持续性付出的过程,随着物价上涨也会逐年增长。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一家三级医院每年在院内物流上的人力成本投入在100~300万元之间。
随着医院床位的增加,运送物资的复杂性会显著提升,所需的物流人员也会大幅度增加。实地调查显示,一家1200张床位的医院,每天的物资运送量达到了20吨,需要60位配送人员,2000多次的运输。每人每年5万元人民币,年物流人力成本竟然达到了300万元,并且还会逐年上涨。
此外,传统的人力运输还有大量的不确定性,例如人员流动造成的用工荒、工作失误造成的医患纠纷、工作中的劳务纠纷以及医护工作者从事非本职工作浪费了优质劳动力等等问题,都会大大增加医院的成本。
而且物流的价格十分透明。根据中国政府招标采购网的信息显示,医院物流系统的中标价格多在1500万元左右,每年还有3%左右的维保费用。但和人力年均300万的成本相比较,基本累计5年左右即可实现回本,物流系统却可以使用15年。
所以,物流系统的花费,属于“一次投资,一生便捷”的花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省出的成本将越来越多。